第(2/3)页 操场上的喧嚣更甚。体育老师的哨声、各班班主任组织队伍的呼喊声、广播里循环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,以及孩子们按捺不住的嬉笑声,交织成一片,几乎要冲破云层。 六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赵皓星也走了过来,他班上这次主打“国学方阵”,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汉服,拿着书卷,倒是别有一番风味。他笑着跟武修文和黄诗娴打招呼:“武老师,黄老师,准备得怎么样了?我看你们班的‘科技风’很抢眼啊!” “赵老师你们的汉服才叫有创意呢。”武修文谦和地回应。“互相学习,互相学习。” 赵皓星摆摆手,随即又对武修文说,“说起来,武老师,你们班最近语文课的课堂发言,普遍更积极了,普通话也标准了不少。我看啊,跟你坚持用普通话教学,营造那种‘敢说、想说’的氛围分不开。”这话他说得真心实意,看向武修文的目光里带着明显的认可。 武修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是孩子们自己肯学。” 这时,不远处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区域,数学老师林方琼正板着脸,训斥几个站队不整齐的学生:“精神点!都没吃饭吗!看看人家一班!”他的声音不大,但足够附近几个老师听见。他带的班级方阵是传统的运动服加花环,虽然整齐,但比起一班和二班的创意,确实显得有些保守和平淡。林方琼抱着手臂,看着六一班出尽风头,尤其是看到赵皓星和武修文相谈甚欢的样子,鼻子里几不可闻地轻哼了一声,脸色更沉了几分。这种公开的、充满活力的活动,仿佛更衬托出武修文这个“代课老师”带来的新风气,让他这个资深教师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。 黄诗娴将林方琼的反应看在眼里,轻轻碰了碰武修文的胳膊,递给他一个“别在意”的眼神。武修文几不可察地点点头,目光重新回到自己班的学生身上。他明白,真正的较量,在教学,也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日常里。他不能退,也不会退。 运动会开幕式即将正式开始!音乐变得更加激昂,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各班队伍开始按照顺序向入场跑道集合,气氛瞬间紧张而肃穆起来。 武修文深吸一口气,走到一班队伍的最前面,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又兴奋的小脸,沉静地开口:“同学们,记住我们排练的节奏,拿出我们一班的精神面貌来!不要紧张,就像我们平时练习一样。相信自己,你们是最棒的!” “一班一班,非同一般!”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口号,声音洪亮,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 黄诗娴也回到了她负责的协调岗位,她需要确保各班级入场衔接顺畅。在经过武修文身边时,她飞快地低声说了一句:“加油!”武修文回头,对上她鼓励的眼神,唇角微微上扬,点了点头。 开幕式正式开始!伴随着激昂的解说词,一个个班级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,喊着响亮的口号,精神抖擞地走过**台。当武修文所带的六年级一班出场时,果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统一的银色装饰元素、创意十足的“机器人”头套、闪烁着光芒的标语牌,尤其是他们走到**台前,变阵展示出的用数字符号拼出的“梦想起航”图案,赢得了**台上李盛新校长和梁文昌主任赞许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。甚至连操场边围观的其他年级学生和家长中都爆发出一阵惊叹。 林方琼看着六一班的风光,嘴角紧紧抿着,下意识地挺直了自己班级队伍的脊背,却依然难以掩盖那份对比之下的黯淡。 “武老师这脑子,确实好使。”赵皓星站在黄诗娴旁边,由衷赞叹,“不光是数学,搞活动也有想法,肯花心思。你看我们班那几个平时坐不住的调皮蛋,我听说在武老师数学课上表现挺好,这次入场式训练也特别卖力。” 黄诗娴与有荣焉,笑容里满是骄傲:“他一直都很用心。”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走在班级方阵最外侧,时不时用眼神和手势提醒学生的清瘦身影。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略显旧的运动鞋,但在她眼里,此刻的他,比任何人都要耀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