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元璋身子一震,他在心中斟酌再三,才将实情说出来。 怕的便是担心朱标知道真相以后,兄弟二人反目成仇。 但如今听到这话,心中极其欣慰,万幸他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,也知道眼前这个大明太子的仁君称呼没有任何虚名。 他俯身将朱标扶起来,脸上的柔容一扫而过。 “你身上流淌着咱老朱家的血,咱跟你说些心里话。” “自古以来,共患难易,共富贵难。” “今你又坐在这个位子上,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你,若是将你皇长兄接回来,那些人心中又该如何想?” 朱标面色一怔,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父皇用心良苦。 原来父皇一直担心的竟然是这个事情。 的确,若是朝中大臣知道他还有一位皇长兄,按照这些人的想法,到时候,只怕又要生出一股麻烦。 “父皇,您的意思儿臣明白。” “但您创立大明便说过,我大明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,若是朝中大臣知道,您这话不就不攻自破了吗?” 朱元璋猛地一怔,顿时觉得朱标说得的确有理。 如今徐达和常遇春已经发现了,虽然他嘱咐两人不可说出去,但什么人才会真正的守口如瓶? 想到这,朱元璋心中生出了些许极端的想法。 况且,早朝宣布封赏的事情,他也察觉到刘伯温的眼神。 身为浙东豪强的代表,刘伯温和淮西勋贵李善长暗自较劲。 虽然在朝堂之上倒是有所收敛,但朝中大臣都不是傻子,他们哪里看不出丝毫端倪。 见到朱元璋思绪发散,朱标壮着胆子说道:“父皇,儿臣有一番话不吐不快。” “你说。” 朱元璋思绪收回,有些心烦意乱。 “儿臣以为,朝中大臣早晚都会知道,倒不如将太子之位交给长兄。” 朱元璋猛地一震,他着实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。 “父皇莫急,自古以来,皇位传嫡长子,人皆知之。” “如今此事若是瞒不住,让与皇兄又何妨,况且皇兄饱经苦难,想必皇兄定然比儿臣更能好好治理天下。” “你真的如此心甘情愿地让出太子之位?” 朱元璋心中感动之余,却带着一丝不舍。 想到他当初教自己这个儿子如何处理政务,如何平衡大臣之间的关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