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8章 移民法令-《我的岳父是崇祯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么干会引起百姓的抵触,可是用这些过剩的南方人口,去充实台湾府,去充实南洋,甚至奥州,想必很多人是愿意的。
    这个时代的澳大利亚就叫奥州。
    “沙沙。”
    一时间,静谧的书房里只有落笔的声音。
    周世显眼中闪烁着睿智,这种事情,历朝历代都有人干过,距离现代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是湖广填四川。
    康熙干的。
    这是清廷入主中原之后,为数不多的善政之一。
    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,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,清朝康熙年间,经历过兵荒马乱,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。
    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,在这些意满自得的官员眼中,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。
    然而当他们骑马、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,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、千疮百孔。
    康熙七年,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,请清廷移民四川。
    康熙皇帝照准。
    这样成功的案例是完全可以借鉴的。
    两天后,南京。
    “移民法案……”
    李岩,史可法正在为街头的混乱,收容所的饱满发愁呢,一看到这个移民法案的提议,二人眼睛便亮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啪。”
    李岩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赞道:“好办法。”
    他怎么就没想到呢?
    “嚯!”
    史可法有些浑浊的眼睛,一下子就瞪了起来,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法案的巨大价值了。
    二人对看了一眼,心中阴霾尽去。
    齐声道:“殿下圣明!”
    二人忽然明白了,咱这位殿下早就在心中规划好了,先把黑户,藏匿的人口扒拉出来,再倒查五十年。
    彻底将大明腹地原有的社会结构打碎,捣烂,然后又用移民法案来无缝衔接,顺势将过剩的人口疏散到海外。
    “这么一来,这么一来……”
    “妙啊!”
    二人心情畅快起来,如此一来,则南洋之地永为大明国土,真正变成了大明的内海了。
    其实永乐大帝就是这么干的。
    不然怎么叫千古一帝?
    永乐大帝的战略眼光可不比唐太宗李世民差,他为什么不顾满朝文官的反对,一生戎马,耗费无数民力,财力出征塞北?
    他无非是想尽快平定塞北,将北方游牧民族彻底打残,甚至连根拔起,彻底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威胁之后。
    再掉头向南,将整个南洋收入囊中,并且永乐大帝也是这样教育子孙的,只可惜……
    可惜他的子孙后代太不争气了。
    殿中欢喜鼓舞。
    李岩,史可法开始认真的研究这个移民法案,在这个大胆的移民法案中,殿下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。
    比如,可以将居住在南洋的汉民,正式给予大明户籍,加以登记注册,同样派遣总督,副总督,建立咨议局。
    这样一来。
    得到了大明官府承认户籍的南洋汉民,必踊跃支持大明新政,用极大的热情帮助本土移民在南洋置业,站稳脚跟。
    或者直接由朝廷出台一项移民政策,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民道南洋。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李岩,史可法当即表示认可,便将这移民法令办不下去,下令从江南,两湖,广东等地大举向南洋移民。
    为此还颁布了大量鼓励措施,如规定凡愿入南洋置业者,可以用极为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片土地。
    凡无主之地,大明百姓尽可取之。
    啥意思呢。
    谁先发现了土地,并且将其开垦,种植起来,只需要到官府登记备案,那么这片土地就是谁的。
    并且对南洋招民优惠政策,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。
    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南洋定居地当局,要求配合移送核实,安排上户籍、编入保甲。
    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。
    当然最重要的一条。
    赋税!
    也就是田亩税。
    这片土地上永远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坎,对此,周世显的态度是,对于这些新开垦的土地。
    免税!
    通通免税!
    光是这一条,就让史可法,李岩大声叫好,整个奉天殿内喧哗起来,喧哗声险些将房顶也掀翻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